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电子信息系统测试、分析、设计和研究的基本能力,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支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四年制、理学学士。
2、素质要求
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专业素质: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烈的创新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知识要求
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方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本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有所了解;
工具知识: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科知识:了解一定的政治、法律、历史、经济、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
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
4、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整理和分析能力;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较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通信原理、微波技术基础、天线原理与设计、微波电路设计。
五、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服务领域及适应岗位 |
岗位基本能力 |
支撑课程或实践环节 |
电子信息产品设计与开发 |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数据处理与计算; |
部分数理公共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及信号与系统等; |
2、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能够设计实验,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进行测试测量,对结果进行分析; |
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matlab高级编程、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微波电路设计、电子线路CAD及其应用、DSP技术与应用、天线原理与设计等; 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
|
3、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
4、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基本的创新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 |
||
5、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能力,了解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能力; |
电子信息学科导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及毕业实习 |
|
6、了解行业政策和法规,正确认识行业与产品对社会影响的能力; |
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 |
|
7、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及毕业实习等 |
|
电子信息企业生产技术支持与管理 |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的相关理论与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数据处理与计算; |
部分数理公共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及信号与系统等; |
2、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能够设计实验,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进行测试测量,对结果进行分析; |
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matlab高级编程、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微波电路设计、电子线路CAD及其应用、DSP技术与应用、天线原理与设计等; 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
|
3、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
4、专业与职业理解能力。了解行业政策和法规,正确认识工程对社会影响的能力; |
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
|
5、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应有作用的能力;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知实践、毕业实习等 |
六、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统计
1、课内教学学时与学分
类 别 |
学时数 |
小计 |
学分数 |
小计 |
|||
学时数 |
比例(%) |
学分数 |
比例(%) |
||||
通识课 |
必修 |
1158 |
1286 |
53.45 |
67.5 |
75.5 |
55.31 |
选修 |
128 |
8 |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376 |
376 |
15.63 |
21 |
21 |
15.39 |
专业课 |
必修 |
368 |
744 |
30.92 |
21 |
40 |
29.30 |
选修 |
376 |
19 |
|||||
合 计 |
2406 |
2406 |
100 |
136.5 |
136.5 |
100 |
2、实践教学学时(学周)与学分
类 别 |
学时(学周)数 |
学分数 |
|
实践课程 |
课内实践(含课程见习) |
556 |
13 |
课外实践(含自主学习) |
176 |
7.5 |
|
实践环节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34 |
18 |
第二课堂 |
128 |
12 |
|
合 计 |
50.5 |
3、总学分:136.5+18+12=166.5
4、选修课比例(学时):(128+376)/2406=20.94%
5、实践教学比例(学分):50.5/165.5=30.33%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通识课(必修)
课程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 |
课外实践 |
自主 学习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考 核 方 式 |
||
讲 授 |
专 题 讲 座 |
课内实 践 |
||||||||||
1 |
07010211a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一) |
42 |
2.0 |
|
|
28 |
|
14 |
1 |
2 |
考查 |
2 |
02050361a |
大学英语(一) |
72 |
4.0 |
56 |
|
|
|
16 |
4 |
考查 |
|
3 |
04070051a |
大学体育(一) |
30 |
1.5 |
2 |
|
28 |
|
|
2 |
考查 |
|
4 |
19020151a |
形势与政策(一) |
8 |
0.5 |
0 |
8 |
0 |
|
|
2 |
考查 |
|
5 |
19040061a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48 |
3.0 |
32 |
8 |
|
8 |
|
4 |
考试 |
|
6 |
19050081a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40 |
2.0 |
6 |
|
|
34 |
|
2 |
考查 |
|
7 |
33010071a |
就业指导(一) |
14 |
1.0 |
8 |
|
|
6 |
|
2 |
考查 |
|
8 |
03025131a |
高等数学A(一) |
78 |
5.0 |
78 |
|
|
|
|
6 |
考试 |
|
9 |
08030441a |
程序设计语言 |
54 |
3.0 |
38 |
|
16 |
|
|
4 |
考试 |
|
10 |
03025151a |
高等数学A(二) |
82 |
5.0 |
82 |
|
|
|
|
2 |
5 |
考试 |
11 |
03025021a |
线性代数B |
40 |
2.5 |
40 |
|
|
|
|
3 |
考试 |
|
12 |
07010621a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二) |
48 |
2.5 |
24 |
|
|
|
24 |
4 |
考查 |
|
13 |
02050371a |
大学英语(二) |
80 |
4.5 |
64 |
|
|
|
16 |
4 |
考试 |
|
14 |
04070061a |
大学体育(二) |
38 |
1.5 |
2 |
|
36 |
|
|
2 |
考查 |
|
15 |
19020161a |
形势与政策(二) |
8 |
0.5 |
0 |
8 |
0 |
|
|
2 |
考查 |
|
16 |
01030521a |
演讲与口才 |
16 |
1.0 |
16 |
|
|
|
|
4 |
考查 |
|
17 |
01030541a |
中国传统文化 |
16 |
1.0 |
16 |
|
|
|
|
4 |
考查 |
|
18 |
01030561a |
应用文写作 |
16 |
1.0 |
16 |
|
|
|
|
4 |
考查 |
|
19 |
19020141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0 |
32 |
8 |
|
8 |
|
4 |
考试 |
|
20 |
08010621a |
普通物理Ⅰ |
56 |
3.5 |
56 |
|
|
|
|
4 |
考试 |
|
21 |
08010631a |
普通物理实验Ⅰ |
32 |
1.5 |
|
|
32 |
|
|
3 |
考查 |
|
22 |
08010641a |
普通物理实验Ⅱ |
24 |
1.0 |
|
|
24 |
|
|
3 |
2 |
考查 |
23 |
08010651a |
普通物理Ⅱ |
48 |
3.0 |
48 |
|
|
|
|
4 |
考试 |
|
24 |
19030071a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80 |
5.0 |
56 |
16 |
|
8 |
|
6 |
考试 |
|
25 |
04070071a |
大学体育(三) |
38 |
1.5 |
2 |
|
36 |
|
|
2 |
考查 |
|
26 |
02060081a |
大学英语(三) |
32 |
2.0 |
32 |
|
|
|
|
2 |
考查 |
|
27 |
19020171a |
形势与政策(三) |
8 |
0.5 |
0 |
8 |
0 |
|
|
2 |
考查 |
|
28 |
03025101a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
40 |
2.5 |
40 |
|
|
|
|
4 |
4 |
考试 |
29 |
33010081a |
就业指导(二) |
10 |
0.5 |
6 |
|
|
4 |
|
2 |
考查 |
|
30 |
04070081a |
大学体育(四) |
38 |
1.5 |
2 |
|
36 |
|
|
2 |
考查 |
|
31 |
19010061a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8 |
3.0 |
32 |
8 |
|
8 |
|
4 |
考试 |
|
32 |
02060091a |
大学英语(四) |
32 |
2.0 |
32 |
|
|
|
|
2 |
考查 |
|
33 |
19020181a |
形势与政策(四) |
8 |
0.5 |
0 |
8 |
0 |
|
|
2 |
考查 |
|
34 |
33010091a |
就业指导(三) |
14 |
1.0 |
8 |
|
|
6 |
|
5 |
2 |
考查 |
35 |
33010011a |
创新教育 |
16 |
1.0 |
8 |
|
|
8 |
|
2 |
考查 |
|
36 |
33010101a |
创业基础 |
32 |
1.5 |
16 |
|
|
16 |
|
6 |
2 |
考查 |
合计 |
1334 |
76 |
1158(学分67.5) |
106 |
70 |
|
|
|
(二)通识课(选修)
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开设,每两年组织对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目录进行一次更新。要求非医学类本科专业学生最低选修8个学分,医学类本科专业学生最低选修6个学分。
(三)学科专业基础课
课程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 |
课外实践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考 核 方 式 |
||
讲 授 |
专题讲座 |
课内实 践 |
|||||||||
37 |
08021951a |
电子信息学科导论 |
16 |
1.0 |
16 |
|
|
|
1 |
2 |
考查 |
38 |
08021961a |
机械制图 |
40 |
2.5 |
40 |
|
|
|
3 |
考试 |
|
39 |
08022301a |
电路分析 |
72 |
4.0 |
56 |
|
16 |
|
2 |
4 |
考试 |
40 |
08022311a |
模拟电子技术 |
56 |
3.5 |
56 |
|
|
|
3 |
4 |
考试 |
41 |
08022321a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16 |
0.5 |
|
|
16 |
|
4 |
考查 |
|
42 |
03039191a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43 |
08022001a |
数字电子技术 |
56 |
3.5 |
56 |
|
|
|
4 |
4 |
考试 |
44 |
08021941a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16 |
0.5 |
|
|
16 |
|
2 |
考查 |
|
45 |
08022021a |
高频电子技术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试 |
|
46 |
08022031a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
16 |
0.5 |
|
|
16 |
|
4 |
考查 |
|
合计 |
376 |
21 |
376 |
|
|
|
|
(四)专业课
1.必修课程
课程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 |
课外实践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考 核 方 式 |
||
讲 授 |
专题讲座 |
课内实 践 |
|||||||||
47 |
08022041a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64 |
3.5 |
48 |
|
16 |
|
4 |
4 |
考查 |
48 |
08022051a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72 |
4.0 |
56 |
|
16 |
|
4 |
考试 |
|
49 |
08022061a |
信号与系统 |
64 |
4.0 |
56 |
|
8 |
|
5 |
4 |
考试 |
50 |
08022071a |
电子工艺实习 |
32 |
1.5 |
|
|
32 |
|
4 |
考查 |
|
51 |
08022081a |
通信原理 |
72 |
4.0 |
56 |
|
16 |
|
6 |
4 |
考试 |
52 |
08022091a |
数字信号处理 |
64 |
4.0 |
56 |
|
8 |
|
4 |
考试 |
|
合计 |
368 |
21 |
368 |
|
|
|
|
2.选修课程
(1)信息电子技术方向
课程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 |
课外实践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考 核 方 式 |
||
讲 授 |
专题讲座 |
课内实 践 |
|||||||||
53 |
08021612a |
计算机网络 |
48 |
3.0 |
40 |
|
8 |
|
4 |
4 |
考试 |
54 |
08022102a |
电子线路 CAD及其应用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55 |
08022112a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56 |
3.0 |
40 |
|
16 |
|
5 |
4 |
考试 |
56 |
08022122a |
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试 |
|
57 |
08022132a |
Matlab高级编程与应用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58 |
08021622a |
C++程序设计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试 |
|
58 |
08022152a |
电子线路仿真技术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60 |
08022142a |
嵌入式系统 |
64 |
3.5 |
48 |
|
16 |
|
6 |
4 |
考试 |
61 |
08022162a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
16 |
0.5 |
|
|
16 |
|
4 |
考查 |
|
62 |
08021602a |
信息光学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63 |
08021492a |
传感技术与检测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64 |
08021302a |
数值分析 |
32 |
2.0 |
24 |
|
8 |
|
4 |
考查 |
|
65 |
08021322a |
自动控制原理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66 |
08021452a |
动力基础与PLC控制系统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试 |
|
67 |
08022172a |
DSP 技术与应用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查 |
|
68 |
08022182a |
ARM芯片应用及设计 |
32 |
1.5 |
16 |
|
16 |
|
7 |
2 |
考查 |
69 |
08021382a |
无线通信技术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70 |
08021392a |
光纤通信技术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71 |
08021362a |
文献检索 |
16 |
1.0 |
8 |
|
8 |
|
2 |
考查 |
|
72 |
08021332a |
数字图像处理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73 |
08021572a |
专业前沿 |
16 |
1.0 |
16 |
|
|
|
2 |
考查 |
|
修读要求: 376学时,19`学分 |
(2)微波方向
课程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 学 时 |
学 分 数 |
课内学时 |
课外实践 |
开课学期 |
周学时 |
考 核 方 式 |
||
讲 授 |
专题讲座 |
课内实 践 |
|||||||||
53 |
08021421a |
计算机网络 |
48 |
3.0 |
40 |
|
8 |
|
4 |
4 |
考试 |
54 |
08022102a |
电子线路 CAD及其应用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55 |
08022112a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56 |
3.0 |
40 |
|
16 |
|
5 |
4 |
考试 |
56 |
08022122a |
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56 |
3.0 |
40 |
|
16 |
|
4 |
考试 |
|
57 |
08022182a |
Matlab高级编程与应用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74 |
08022202a |
微波技术基础 |
72 |
4.0 |
56 |
|
16 |
|
4 |
考试 |
|
75 |
08022192a |
天线原理与设计 |
48 |
2.5 |
32 |
|
16 |
|
6 |
4 |
考查 |
58 |
08021212a |
电子线路仿真技术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65 |
08021322a |
自动控制原理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61 |
08022232a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
16 |
0.5 |
|
|
16 |
|
4 |
考查 |
|
76 |
08022242a |
微波电路设计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67 |
08021482a |
DSP 技术与应用 |
32 |
1.5 |
16 |
|
16 |
|
7 |
4 |
考查 |
69 |
08021382a |
无线通信技术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70 |
08021392a |
光纤通信技术 |
32 |
2.0 |
32 |
|
|
|
4 |
考查 |
|
77 |
08022252a |
微波射频测量技术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78 |
08021652a |
电磁场数值方法 |
32 |
1.5 |
16 |
|
16 |
|
2 |
考查 |
|
79 |
08021542a |
阵列天线分析与综合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80 |
08021552a |
电磁兼容 |
32 |
2.0 |
24 |
|
8 |
|
2 |
考查 |
|
81 |
08021562a |
电子陶瓷材料 |
32 |
1.5 |
16 |
|
16 |
|
4 |
考查 |
|
71 |
08021362a |
文献检索 |
16 |
1.0 |
8 |
|
8 |
|
2 |
考查 |
|
73 |
08021572a |
专业前沿 |
16 |
1.0 |
16 |
|
|
|
2 |
考查 |
|
修读要求:376学时,19学分 |
(五)集中性实践教学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实践周数 |
学分数 |
学期安排 |
考核方式 |
备注 |
82 |
08020023a |
专业认知实践 |
2 |
1.0 |
3 |
考查 |
|
83 |
08022263a |
专业实习(一) |
10 |
5.0 |
7 |
其他 |
|
84 |
08022273a |
毕业论文(设计) |
7 |
4.0 |
7 |
考查 |
|
85 |
08022283a |
专业实习(二) |
6 |
3.0 |
8 |
其他 |
|
86 |
08022293a |
毕业论文(设计) |
9 |
5.0 |
8 |
考查 |
|
合计 |
34 |
18 |
|
|
|
八、第二课堂学分实施细则
按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凡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体育艺术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相应成绩者,可申请第二课堂学分。该学分由学生处组织统一认定并审核。规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至少取得12个学分,最多记20个学分。
第二课堂项目一览表
类型 |
序号 |
项目 |
学分标准 |
认定标准 |
认定 部门 |
思想教育活动 |
1 |
学员、发展对象、积极份子党课培训 |
校级每次0.5分 |
培训 签到表 |
各二级学院、组织部 |
2 |
院级青马培训班 |
每次0.2分 |
培训 签到表 |
各二级学院 |
|
3 |
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活动 |
院级每次0.2分,校级每次0.5分 |
活动证明 |
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 |
|
4 |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
院级每次0.2分,校级每次0.5分 |
活动证明 |
各二级学院、教育科学院 |
|
5 |
主题性思想政治教育报告、讲座 |
每次参与0.2分 |
活动证明 |
各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6 |
主题团日、重大革命纪念活动 |
院级每次0.2分,校级每次0.5分 |
活动证明 |
团委、各二级学院 |
|
7 |
各种媒介发表正能量作品 |
国家级每篇2分,省级每篇1分,校级每篇0.5分 |
用稿通知 |
校报 |
|
8 |
与信仰对话系列报告会 |
院级每次0.2分,校级每次0.5分 |
活动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课外科技活动
|
9 |
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
第一作者8分,第二作者6分,第三作者3分,其他作者2分(每篇) |
论文 |
各二级学院 |
10 |
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
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4分,第三作者2分,其他作者1分(每篇) |
论文 |
各二级学院 |
|
11 |
参加学科竞赛、课外作品大赛等竞赛获国家级奖 |
一等奖8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6分,优胜奖3分(每 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2 |
参加学科竞赛、课外作品大赛等竞赛获省部级奖 |
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优胜奖2分(每 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3 |
参加学科竞赛、课外作品大赛等竞赛获校级奖 |
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优胜奖1分(每 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4 |
参加学科竞赛、课外作品大赛等竞赛获院级奖 |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优胜奖1分(每 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5 |
获取发明专利证书 |
排名第一10分,排名第二6分,排名第三4分,其他作者3分(每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6 |
获取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或软件著作权 |
排名第一5分,排名第二4分,排名第三3分,其他作者2分(每项)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17 |
主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试验项目或” 互联网+” 项目 |
国家级6分,省级4分,校级3分(每项)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18 |
参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试验项目或” 互联网+” 等项目 |
国家级3分,省级2分,校级1分(每项)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19 |
参加校、院课外作品大赛等竞赛 |
主持人(第一)3分、排名前三2分,此项得分不超过6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0 |
参加校、院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培训 |
每项得1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1 |
参加项目制教学改革 |
每期1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2 |
参加学术报告会 |
每次0.5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以活动记录签到为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3 |
改制实验仪器、设备维修 |
每次1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4 |
参加开放性实验室的项目学习 |
每次0.5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以活动记录签到为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5 |
参加校企产学研合作活动 |
每次1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以活动记录签到为准) |
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26 |
经常参与义务维修活动 |
每学期0.5--1分,此项得分不超过2分(以活动记录签到为准) |
活动 签到表 |
各二级学院 |
|
创新创业实践 |
27 |
参加校级以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
主持人每项1分,参与每项0.5分,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 |
获奖证书 |
创新创业学院 |
28 |
参加SYB培训并获得证书 |
此项得分2分 |
证书 |
创新创业学院 |
|
29 |
创办企业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园的 |
法人代表得8分,参与人2-4分 |
立项文件 |
创新创业学院 |
|
30 |
获得“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
根据不同级别确定,同一项目不累计,此项得分不超过8分 |
获奖证书 |
创新创业学院 |
|
31 |
参与教师、行业企业项目、技术创新等 |
每项不超过3-8分 |
立项文件 |
各二级学院 |
|
32 |
参与校、各二级院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含创新创业讲座、培训等) |
参会人员每期0.5分,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以活动记录签到为准) |
活动 签到表 |
各二级学院 |
|
33 |
软件著作权 |
每项最高不超过5分; 第一作者5分,其它3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
34 |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获计算机类证书类 |
获得本专业要求的等级证书计3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35 |
非外语专业学生获外语类证书 |
获得本专业要求的等级证书计3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36 |
职业技能比赛 |
省级,每项计8分,市级、校级每项计6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37 |
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相关行业证书 |
获得本专业要求的等级证书计每项计3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
38 |
获奖(国家、省、市、校级、校园社团活动) |
国家级每项计8分,省级每项计7分,市级、校级每项计6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39 |
公开发表文章作品(包括校报、社团刊物及作品集) |
省级,每项计5分,市级、校级每项计3分。 |
作品 |
各二级学院 |
|
40 |
参与组织大型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
省级,每项计5分,市级、校级每项计3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41 |
主持组织系级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42 |
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
每次0.5,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 |
活动签到 |
各二级学院 |
|
43 |
独立组织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
每次2,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44 |
参加校园志愿服务和讲座 |
校级每次0.2分 |
活动签到 |
团委 |
|
45 |
参加学术讲座 |
每次0.5,此项得分不超过3分 |
活动签到 |
各二级学院 |
|
46 |
担任新生军训教官 |
优秀教官2分、合格教官1.5分 |
文件 |
学生处 |
|
47 |
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院级1分,校级2分,省级3分,国家级4分 |
立项文件 |
团委 |
|
48 |
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 |
院级0.5分,校级1分,省级1.5分,国家级2分 |
志愿者 证书 |
团委 |
|
49 |
湘南学院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 |
参加1分,获奖2分。 |
活动 证明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50 |
借阅图书、读书笔记 |
每册0.1分 |
读书 笔记 |
图书馆 |
|
51 |
读书竞赛活动 |
省级一二三优秀奖分别计4分、3分、2分、1分,校级一二三优秀奖分别计2分、1.5分、1分、0.5分 |
获奖 证书 |
团委、图书馆 |
|
体育艺术(非专业学生) |
52 |
国家奖 |
每项计8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53 |
省级奖 |
每项计6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54 |
院级奖 |
每项计3分 |
证书 |
各二级学院 |
|
55 |
参与院运动队 |
队员每期2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56 |
参与院艺术团 |
队员每期2分,此项得分不超过4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57 |
参与大型文化汇演 |
省级,每项计3分,市级、校级每项计2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
58 |
参与摄影、美术、新闻作品展 |
省级,每项计5分,市级、校级每项计3分。 |
院级证明 |
各二级学院 |
说明:
1、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此类学分12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活动及成果学分不低于4学分,阅读学分不低于2学分),上限封顶,最多计20学分;
2、以本表所列项目为基本依据,各专业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3、此类学分每学年认定一次。由学生处组织认定并审核,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将学分及时输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并在二级学院予以公示。